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討論念MBA的必要性,他們工作三、四年了,在某些領域也小有成就,卻發現同儕們一個個擠上MBA的列車,負笈歐美取MBA經去了。
老實說,我自己也很困惑,不要說台灣人了,年屆30的美國朋友們也都一個個念起part-time或是假日MBA,對他們來說,這個文憑是在自己組織裡上升的重要工具,沒有不行。
這趟來巴黎又跟某位朋友聊到,我們聊著聊著,我忽然想起我在舊金山跟前公司CEO見面時的討論,我問過同樣一個問題。
關於這位青年創業現年32歲已身價不斐的傢伙其他事蹟,請參考這篇文章。
他給我的回答如下:
『MBA是有意義的,在我創業的過程中,就有那麼幾次我衷心希望我念過MBA,因為有些錯誤或教訓你不會想要在實戰中學到,代價太高了』
『但我還是要說,如果你已經很清楚知道你想要做什麼,那麼你應該跳過MBA直接撩落去。但對於那些對business有興趣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MBA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聊到這裡,朋友與我嘴角泛起會心的微笑,是的,我們懂了。因此,朋友會去念已申請上的MBA,而我會自己搞我的東西。
這裡我還學到兩堂課:
- 這東西花了一年才懂,那我還有多少東西老來才會悟道阿?
- 多串們子還是有用的,們子要用時才不會方恨少
凡事總有捷徑,以及捷徑到不了的地方。
回覆刪除有些路徑的價值在於過程,而不是目的地。
回覆刪除所以都是『選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