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班族,替別人工作沒有辦法擺脫月薪族的無間地獄,永遠沒有辦法有財務上的自由。唯有創業,為自己工作才是逃離輪迴,修成正果的康莊大道』
雖然有高達97%的失敗機率,創業者一個個仍然緊握著長矛,迎向前方巨大的風車。我沒有一定會成功的公式,但身邊卻常常出現駭人聽聞的失敗案例,老實說,我自己就經歷過不少我認為是『新創公司』殺手的事件,我想分享我心目中新創公司前三大殺手:產品中看不到客戶, 致命的Leadership, 與毀滅性的公司文化。
因為三個議題都很大,我會分三篇文章一一詳述,這篇我們來聊聊產品中看不到客戶。
產品中看不到客戶
很多人拿了創投的錢,就關起門來自我感覺良好,自hi了。
不管你做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營利還是被收購,客戶絕對是你唯一需要在意的事情。你可能會問,如果我的目標是被收購,我應該在意的不是技術嗎?畢竟大公司以收購技術居多。
別傻了!大公司收購公司新創公司通常有其策略的意義與目的,但一般而言,『 新創公司在該領域的商譽與客戶群(Customer Base)』是最重要的。技術與Know How固然重要,但只要某個領域有足夠的經濟產值,自然會有好幾個不同的團隊相互競爭,你為什麼認為大公司會捨你其誰?
只要你不是該領域唯一的提供者,大公司永遠有其他的選擇,大公司有足夠的資本與團隊灌頂任何一個競爭者,他們為什麼要選你?在商言商,大公司也是現實的,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買了你以後老闆股東會起立鼓掌叫好!任何絕佳的Know How與技術都沒有客戶群與商譽來的可靠,請把老闆與股東們當做完全不懂技術的股價分析師來看,他們要的非常淺顯易懂!
找到對的問題,跟客戶站在同一邊
因此,專注在你的客戶身上吧,這方向永遠是對的。產品要符合客戶的需求,服務要切中客戶的癢處。但老實說,單單只是諮詢客戶他們的需求是非常沒有效率的,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他們要什麼:
"If I asked my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they simply would have said a faster horse."
如果我當初問客戶他們要什麼,他們只會說『我要匹更快的馬』。
-Henry Ford
亨利福特
如果『傾聽市場』就是直接問客戶這麼簡單,根本不會有失敗的公司。顧客根本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功能』或是『產品』,一位德州的行銷分析師寫得很好:
In our conversations with customers, we shouldn't be focusing on features. We should be striving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they face. They are not experts on the features or solutions; they are experts on their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我們不該問客戶他們需要哪些功能,我們要很努力的解讀他們目前面臨的問題。他們不太懂所謂的『解決方案』與『功能』,但他們很懂他們的『經驗』與『困難』。
他還建議:
- 要問對問題才能得到有用的答案(他認為福特的問題很鳥)。
- 要很用心的詮釋答案,才能蒐集到可靠的資訊。這些資訊通常都不在回答的直接意義中。
- 問問題不一定是傾聽市場的最佳方式,有時候觀察研究比較可靠。
(他的部落格文章:Henry Ford's "Faster Horse" Quote)
找到對的問題,你跟客戶就站在同一陣線了。
產品溝通與設計
在討論開始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我近年來看過最透徹的產品溝通概念:
產品的溝通與行銷不在於我們提供客戶什麼樣的功能(What),也不在於我們如何優雅的解決問題(How),而是在於公司或產品一開始存在的意義(Why)。
我認為產品的設計也是如此,找到對的問題,你就找到Why, 比如說你發現網路搜尋的結果沒有辦法讓人滿意,你的why就會是你相信人們擁有自由取得網路上所有資料的權力,或者是你發現客戶們很不喜歡大財團的作風,你的why就是Don’t be evil,客戶們很容易理解與認同你要挑戰的問題,這些非常容易聯想。
接下來,依據你why的中心思想去設計解決方案,進入how的部份。這是你最應該要撒野創意的部份,也是你附加價值最大的部份,但你的解法必須要忠於你的why,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衝突。測試客戶對於這些解決方式的反應,並修正與改良解法,不要往不相干的方向開去,如果客戶鍾情的是個安全又漂亮的盪秋千,蓋樹屋絕對不會讓他們滿意。
最後,產品推出,what問世。
研究與觀察客戶,找到對的問題,你就找到why,發展解法的過程中,與客戶一起測試你的解決方式,測試你的how,你才會找到好的what。start-up公司切忌閉門造車,很多時候,迴轉很困難,你只有一次做對的機會。
---------------------------------------------
接下來,如果您還有興趣,請繼續閱讀:
[別玩了,領便當回家吧之二] 致命的Leadership,金坷垃團隊的現在進行式
這篇文章很棒,很有啟發與見解,我要再讀幾次,再想幾次。再說一次,我個人覺得很棒!
回覆刪除我最近在寫一篇文章就是在講創業,exactly the points you raised! so I feel it, bro! google lean start up model. Customer focus is an old story but still so important~! by執迷鳥
回覆刪除這裡還有幾篇關於創業的文章,跟我寫的不一定有關係,但是看看很有意思,
回覆刪除創業人必讀: http://mrjamie.cc/entrepreneurs/
新創事業需要創造新的價值,需有前瞻性。
回覆刪除發掘潛在的需求,創造客戶才是新創事業唯一的mission。
客戶的問題通常是昨日的問題或是今日的困難。因此,替客戶的問題找到solution雖是一種價值,只是這價值其實不大。
『創造新的價值,需有前瞻性』
回覆刪除以上的論述很棒,我記住了。
所以才會有產品部門橫貫技術(ex:軟體開發)部門與業務行銷部門之間。
回覆刪除對新創公司來說,營收來源(即新的有效客戶)當然很重要,畢竟不少的創業計畫,營運指標看的是實在的淨利。
但是新創公司資源也有限,追求(每個)顧客滿意度,依照產品的性質不同,也有不同取捨。
無論產品策略如何去平衡上述的資源拉鋸,讓價值最大化,是中心思想。
以軟體來說吧,我就會想去研究一下軟體工程『Requirement gathering』的部份,如何有效而且簡潔的分析使用者需求,找到KPI,再進而發揮創意設計出不超越當代太多的產品,這部份應該有非常多人研究才對。
回覆刪除『創造新的價值,需有前瞻性』
回覆刪除以上的論述很棒,我記住了。
這篇文章很棒,很有啟發與見解,我要再讀幾次,再想幾次。再說一次,我個人覺得很棒!
回覆刪除我們公司內部討論時,也發展出類似的看法。我們發現,直接問讀者,讀者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東西做出來之後,有沒有符合他們的需求,他們會直接用荷包來表示。
回覆刪除多謝分享;) 抓使用者需求與轉化成產品真的是們很深的學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