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單身商機

我一直很喜歡電影「非誠勿擾」,但我萬萬沒想到,來到北京才發現這部片的走紅其實是當前中國約會文化的必然產物。

根據不可靠的來源顯示,雖然一胎化的結果使中國男多於女,但在北京單身比例上,男比女卻是3:7 (而不是我認為理所當然的7:3),這在統計上看來是不可能的,除非(1) 北京男生娶的大多是外國人,因此未列入國內單身人口統計或(2) 一女多男是一種風氣。

老實說,具體原因我還未深度研究(恰好可以當作下一期的素材…),但從結果論來看,我發現女性單身比例越來越高的北京出現了單身商機。

2011年的北京仍然相信女性過了30歲仍然未婚是一種另人擔憂的事,倒尚未淒慘到被標籤化為「敗犬」,而多半是出自於經濟因素,以30歲生育的基準點來看,目前30歲的社會青年父母大多60幾歲,約莫是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了,加上一胎化使每一個家庭基本上只有 “one shot”的機會,因此,大量的「紅娘」節目不斷火紅,交友網站一個接一個開,speed date目前也開始方興未艾,西洋情人節當天新聞報導的不是約會最佳去處,而是一個接一個地blind date parties。

但是和台灣不一樣的是,紅娘節目的「親屬團」可不是沉默的一群人。在節目上,參加徵婚的「女嘉賓」(通常是一個)會與她的母親或父親一同上節目,甚至在投票時(選擇心屬哪一位男性嘉賓),女嘉賓和她母親/父親的票數占有相同的權重數,因此,遊戲規則往往是最後如果女嘉賓和她的家人選擇的是同一位男嘉賓才能夠算是「任務圓滿」,否則的話就得「謝謝下次再聯絡」。

來自黑龍江、曾在大連HSBC工作多年的J跟我說,她今年要結婚了,原因是因為兩邊的父母剛好都退休了,我問她開不開心,她聳聳肩跟我說:「也沒什麼開不開心,兩個人養四個人總比一個人養兩個人容易多,至少有個人好商量而且老公賺得比我多。」話鋒一轉,便開始熱心跟我介紹可以去哪裡參加blind date, 還不斷叮嚀我得趕快把握30歲前找到結婚的對象。來自北京當地、已經結婚2年的K跟我說,她和她老公是相親認識的,而且是奉父母之命,因為她一年過30,她的父母就把為她相親當作人生終極目標每天照三餐安排相親。

以中國的單身人口來算,與其亂槍打鳥,我想不如來發展一個blind date的start up對我來說可能實際一些。80後的中國年青人,對未來看似有著無限的嚮往和年少離家的自由,但卻也充滿了經濟的壓力和服膺父母期待的桎梏,這也許是將blind date關起門來討論當笑話的台灣人所無法想像的;對於台灣人對於「豪門」的嚮往,北京人更是難以理解,京城四少畢竟也就那麼四個,還是穩紮穩打和老公一起幹活養四老比較實際一點,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充赤著大富大貴名門的北京總將有背景的人自成一圈,外人想進也進不了,因此庶民們也就只能透過選秀般的紅娘節目在浪漫和實際的天秤間取得平衡。

2 則留言:

  1. 關於單身商機,我看到有認識的朋友開始經營起聯誼公司,藉此收集到最詳細區分且有消費力的名單,
    往後憑藉此名單,可以作為各種行銷產品與手法之用
    這也是因為聯誼的需求很大, 並且人們會因為聯誼而願意分享自己的資料

    回覆刪除
  2. 台灣,尤其是台北,已經很多人做拉,還沒有飽和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