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新年新希望:告別白目天真的自己

我在職場上對人對事的應對,真的非常晚熟。最近因為編了一本書《想做事,先收服人心》,而更有感觸。就先談談自己白目的工作歷程吧。

專注、認真、全心投入,是我在工作上的特質,也是我從小在家裡念書、做家事時的態度。所以我在職場上,很快就當了主管。欣賞我、包容我的人也會這樣看我,但交情不深、只在工作上和我互動的人,可就非常不以為然了,以下就拿幾個例子來說吧。(更難聽的話,可能是背後說,我沒機會聽到啦。)

國會助理工作期間,我在北部立法院辦公室工作,南部選區辦公室的同事從來沒見過我,但因為我每次電話溝通工作時,一定是急事,所以講話都又急又快,完全沒有哈拉沒有廢話。後來辦公室同事告訴我,南部同事以為我是個恰北北。同事雖然替我解釋,但這個恰北北的第一印象已經留在南部同事心裡,直到我有機會調到南部工作二個月,才改變了同事這個印象。(現在想想,難道是ㄧ向肯定我的老闆,故意安排這個機會?)

A媒體工作期間,我轉發了一封讀者質疑的來信給同事,用意是單純提醒大家,沒想到有人對號入座,非常受傷與憤怒,我知道了後就請這個人去會議室談談,我想直接當面對他道歉。但盛怒的他,不只當場拍我桌子,當面嗆我「你只是在做給上面的人看的!」連我當場說「對不起,如果我的行為傷害到你,我認真地跟你道歉。」他也不接受,從此沒有跟我講過一句話。(事實上,我也很少和主管相處地很好,有機會另文分享。)

B媒體工作期間,一個私下相處不錯的美編要離開前夕,給了我一張小紙條,上面列了我七大罪狀,指出我在工作上讓大家抓狂與挫折的事情。我當場很震驚也很尷尬,但也很感謝她,因為我自己很愛說真話,也很珍惜說真話的人,我告訴她,她是我的貴人,我從此把這張紙條一直留在我的文具盒裡,不時會拿出來提醒自己。我錯在太專注在工作上,沒有注意到個人的感受。(當然還有一些個人領導管理的技巧太過拙劣,有機會另文分享)

昨天,現在的公司尾牙,我和一個曾經一起在C公司共事但互動不多的人,聊起了往事。她告訴我當時大家私下都說,我很難搞、我對堅持的事情很堅持、每個人都和我吵過架。由於之前曾經遇到「七大罪狀」」紙條事件,我昨天聽到時,沒有太意外。但覺得好笑的是,我自己一點都沒有印象,我和每一個人都吵過架?我以為我們只是討論工作而已。也由此可見,我對周遭的感受多麼遲鈍。

這幾年,我才深深體會到一件事,原來我在職場上都太自以為是了,我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專注在工作、沒有私心,以為所有人應該都可以理解才對;我也不喜歡職場上的言不由衷,所以一路走來,我覺得我問心無愧,從來不怕就事論事、直話直說,更不怕得罪人,以為自己「無欲則剛」,別人理解了之後一定可以認同我,如果周遭的人不認同我更好的想法與做法,大不了就掛冠求去。(現在想想,這就是我回顧職場生涯換過十多張公司名片的根本原因,所以才會被早年的同事虧:「如果你一直待在……,你現在已經是……」。)

我現在明白,每一個人的工作動機不一樣、每一個人的工作模式也不一樣、每個人想從工作中得到的滿足感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有些事情不是誰對或誰更好、立場與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想調和一個團隊或這麼多的不同,就要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如果真的需要讓對方站在你這邊,就需要更多同理心與打動說服人的技巧,而這些都是過去的我嚴重缺乏的訓練。

雖然有人說,我公私分明、就事論事的個性,比較適合在國外發展,但畢竟我是在台灣職場發展,沒有認清這個環境的文化,一定會跌跌撞撞,而我還阿Q地自以為瀟灑,其實也是ㄧ種白目。所以,我今年的新年新希望是:告別天真白目的自己。人家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我願意朝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啦。

5 則留言:

  1. 1 反思、觀照自己是一個人成熟的表徵,能踏實執行,一定能使你脫胎換骨,
    恭喜你並祝你成功。
    2 好的人際關係只有一個原則 :" 要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麼待人"。
    一旦你的人際關係改善,你自然會被人接受,你的問題就會改善。
    3 用心與人相處遠勝於練就一身打動說服人的技巧。
    4 公私分明、就事論事在國外企業就比較有發展的想法,應再深思。記住,組織
    是人組成的,要能有好的績效,人際關係一定不能是負分。

    回覆刪除
  2. @vivian, 這樣說來,未來只少有三篇post可以分享:
    1. 我也很少和主管相處地很好(我想大家都有私下批評過老闆的時候)
    2. 個人領導管理的技巧太過拙劣(這...絕對是『幾乎每一個人』的問題)
    3. 七大罪狀(如果不介意的話?)

    我很喜歡金貝木的幾點:
    2. " 要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麼待人"
    3. 用心與人相處遠勝於練就一身打動說服人的技巧。
    4. 組織
    是人組成的,要能有好的績效,人際關係一定不能是負分。

    受教了!

    回覆刪除
  3. 金貝木說:用心與人相處遠勝於練就一身打動說服人的技巧==>用心是指真誠以待嗎?那麼面對心機較重,明顯想要佔便宜的人也是這樣嗎? by 執迷鳥

    回覆刪除
  4. 1 當然還是要以誠待人,理由如下:
    * 如我們用不同的心態對待不同人,其他人會不會懷疑我們對待他的態度是
    真誠的?
    * 既然我們知道他明顯想佔便宜,我們為何還會在意?
    * 我們需要不同特質的朋友,我們可以不同方式對待,但心誠應是不變的。
    2 久而久之,他可能會受我們的影響,也變成以誠相對待。

    回覆刪除
  5. 金貝木說:用心與人相處遠勝於練就一身打動說服人的技巧==>用心是指真誠以待嗎?那麼面對心機較重,明顯想要佔便宜的人也是這樣嗎? by 執迷鳥

    回覆刪除